天賜其福的烏龍茶

烏龍茶是半發酵茶,兼具紅茶與綠茶的某些特點,茶色青褐、茶湯黃亮,茶葉綠底紅邊為其特徵。

現時烏龍茶的主要產地只有中國、台灣及日本,相對有名的茶種有大紅袍、凍頂烏龍等。

烏龍茶之所以受到追捧,離不開其獨特的香氣及味道。烏龍茶不僅帶有綠茶的香爽、清甜,且具紅茶的醇甘,回甘味鮮,飲後齒頰留香。

綠葉鑲紅邊

要分辨出茶葉的發酵程度,其中一個方法為觀察葉面邊緣上呈棕紅色的面積有多少。如葉面的棕紅色的漸層愈多,代表茶葉的發酵程度愈高。

一般烏龍茶茶葉的紅綠面積分佈大約會呈現出「三分紅、七分綠」,正正就是代表烏龍茶部份發酵的情況,使茶性溫潤,又能保持茶菁的特性,茶味更為豐富。

烏龍茶的派別

烏龍茶能大致以產地劃分為四個派別,每個派別都有出產極具代表性的烏龍茶。

台灣烏龍: 凍頂烏龍、高山茶、東方美人

閩北烏龍: 大紅袍、白雞冠、鐵羅漢

閩南烏龍:安溪鐵觀音、黃金桂、毛蟹

廣東烏龍:鳳凰水仙、鳳凰單欉、嶺頭單欉

烏龍茶的基本工序

要成就一杯頂級烏龍茶,除了茶樹優質,亦必須經過繁複工序,才得出一杯上乘烏龍茶。

  • 第一步 — 曬青。在採收茶葉後先利用太陽蒸發多餘水分,促進茶葉內部的化學作用,達到破壞葉綠素及去草青腥臭味的用途。
  • 第二步 — 涼青。在處理好多餘的水分後,要將茶葉放置在室內透風清涼處散失熱氣,使茶葉內的水分重新分佈。
  • 第三步 — 搖青。透過持續輕搖茶葉,使其邊緣互相摩擦並破壞葉組織,增加茶多酚氧化程度,形成烏龍茶特有的「綠葉鑲紅邊」的特有形態。同時亦能蒸發水分,加速茶葉內的化學作用,添茶香。
  • 第四步 — 炒青。透過高溫炒製茶葉來緩慢或停止酶的活性,最後終止發酵,進一步發揮茶香。
  • 第五步— 揉捻及烘焙。一般分兩次進行,工序為初揉、初烘、復揉及復烘。

小結

芸芸烏龍茶,哪款會是您的心頭好呢?

選購不同口味烏龍茶:

 

*上述資料僅供參考,並無作出任何醫學、治療、食法或用法上的建議

*如希望得到最準確的資訊,請向醫生或專業人士查詢

*身體不適者或有特別健康狀況者,喝茶前請先諮詢您的醫生建議